购物车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去结算
民国留学偶像练习生

就算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把《进化论》倒着背的学者也无法解释一个现象: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在普罗大众印象中学霸=书呆子=不会穿。

简直就是一派胡言。今天,我就带你们去看看民国时期的高学历留学天团,在政局动荡钱包穷酸的时候到底是怎么穿的。

西洋学派学子们的穿着,都是走欧式绅士风格。

哪怕是兜里没钱,都要让自己时刻保持着被外国友人夸赞“一表人才“的体面。因为他们代表着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是祖国。

1847年,19岁的容闳前往美国留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留美学生。

那时候的容闳虽然头发有点长,但也懂得用发蜡四六分界梳理得整整齐齐。穿上美式蟹钳领西装既能提起精气神又不会过于商务。最巧妙的是用丝巾绑成蝴蝶结当领结使用,这种别出心裁的搭配方式可能是受当时欧洲“孔雀革命”的影响,小细节处理能看出容闳骨子里的文人骚劲儿。

说容闳是留学天团的时尚天尊,一点都不为过。

刚到美国时,容闳每个星期的费用只有一元二角五分美金。即便条件如此艰苦,容闳还是在大学期间拿到两次英文作文比赛一等奖,并在1854年顺利毕业,成为从美国第一流大学毕业的第一位中国人。

1881年,已经年过半百的容闳在康州和牧师推切尔会面。看到这张照片,我只想问一句这件牛角盘扣翻毛领大衣有链接吗?

1907年,已经39岁的蔡元培以半工读的方式前往德国柏林留学。

穿着经典的条纹三件套西装的蔡元培精致而贵气,条纹是那时候最流行的布料花纹,在上流社会广受欢迎,被认为是权力和自信的象征。内搭马甲的口袋上挂着的怀表链为细节锦上添花。最时尚的地方在于蔡元培穿了一件高领正装衬衫搭配白色丝质领巾。

当时欧洲年轻人都非常喜欢这种高领衬衫,甚至还有商家发明了假领。

下图这则剑领衬衫和假领的广告中,J.C.Leyendecker描绘的“剑领人”形象是20世纪初最成功的品牌形象之一。

坐落在伦敦市杰明街一家名叫T.M.Lewin的绅士衬衫店里,出售各种款式、面料可拆卸硬领,甚至还给精致boy们提供领子着色服务,在当时深受欢迎。

蔡元培留学时已临近不惑之年,必须抚养妻儿四口,负担甚重。虽在中国驻德国公使馆有差事,但公馆只应允照顾世食宿,不提供职务和薪金。

眼看财路不济,蔡元培做了一个当时可称大智大勇的决定:靠“爬格子”(撰稿)赚钱。靠着艰苦写作,蔡元培每月稿酬能有100银圆左右。

有了几个钱压袋,蔡元培就像老太太插电门,一下子就抖起来了,穿着打扮也越来越神气。同样是卖字,你看现在写公号有几个男的能比他帅?

1913年蔡元培又奔赴欧洲游学考察。这次还是以“爬格子”为生。

还是这套正经的三件套套装,或许是因为没有夫人在身边帮忙,波点的丝绸领带像是随手绑上去装饰的,却意外显得俏皮可爱。

1921年,蔡元培率中国教育代表团前往美国檀香山,出席太平洋各国教育会议。在20年代,代表团成员搭配西装都采用了精致的牛津鞋,而现在大部分直男还只会穿村干部黑皮鞋。

1919年11月,李金发登上一艘英国商船奔赴法国求学。

初到法国,天气寒冷得出乎意料,发哥连买件大衣的得钱都掏不出,只能和其他几个中国留学生只好轮流穿一位叫黄同学的旧大衣上街。旁人看着甚是凄凉,但发哥却说:

“那时我的生活真简单,一天两餐,花六毛钱,早餐也不常食。”

“没有女朋友,没有中外诸色人的交际。”

说白了,就是穷。

但仔细看,即使是穷到内裤破洞,发哥西装上的口袋巾还是不能少,领带的花纹也一定要骚。

由于法国物价高,当时中国留学生常去德国消费,在德国,李金发结识了18岁德国女孩屐妲。在1924年初结婚时,朋友说,

“李金发的人生观忽然改变了,遇事持乐观,爱物质的享受,衣冠楚楚,由唯丑——变而为唯美。”

不得不说,懂得用长筒马靴和小礼帽搭配正装的发哥,就是比隔壁的哥们看着洋气。

1920年11月7日,22岁的周恩来在南开大学的恩师严修的资助下,赴法国勤工俭学。

试问有哪个少女经得住这样浓眉大眼穿着一身帅气西装的少男回眸一瞟,但头发是该修修了。

一个多月后,周恩来到了巴黎。尽管课程很紧张,但周恩来白天仍然坚持做社会调查,晚上则常常通宵地给天津《益世报》撰写旅欧通讯。

钱包饿,他也跟着饿,只能靠啃面包、喝凉水度日。一有时间就会去雷诺汽车厂打工贴补生活。

周恩来在穿着上非常聪明,把西裤裤脚卷边成九分长度,再搭配上切尔西靴,看着清爽利落。

在20年代,法国比较流行宽大裤脚的长裤,被称为“Oxford bags”,裤脚处通常会卷边,轻搭在鞋面上,这种穿法在当时少女心里也是被认为是有男人味的标准。

但这种裤型只适合长腿的小哥哥,对于身高一般的亚洲人来说只会显得笨重。

其实早在1917年的时候,19岁的周恩来也曾在当时流行的“留日潮”的影响下,前往日本留学。

对于年轻小伙来说,有时候太过复杂的打扮反倒显得俗气,简简单单一件衬衫就能展现出年少特有的干净和清新。特别是纯棉质地衬衫,优质boy的标配。

到日本学习期间,周恩来也入乡随俗。原横滨国立大学教授冈本隆三曾引用与周恩来有过接触的长岛善雄的回忆说:

“周恩来上学时穿着黑色立领雪花呢制服,戴着俄式帽子,平时穿和服,脚蹬一双木屐,是一位英俊潇洒的青年。”

再苦再难,也不忘打扮得体。

相比西洋学派,东洋学派出国的门槛较低,学子们兜里更是没几个钢镚。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就经常出现留学生勒紧裤头吃糠菜的情节。

但即便如此潦倒,学子们依旧会遵循日本独特而体面的时尚美学,认真穿好校服。由于革命意识强烈,穿着校服的他们也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股热血高校Style。就像这位顶着美作同款长发的陈天华。

1902年,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后,公费前往日本留学。

老实说,日本校服挺拔的轮廓线条,男孩穿着确实精神。

到日本后不久,鲁迅便把辫子剪掉了。在东京弘文学院江南班中,他是第一个剪辫子的学生。

当时,通过穿着打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陈旧社会规范的抗议,在少年们眼里可是最潮流的事情。

留学7年期间,鲁迅的生活十分艰苦。穿来穿去只有单的、棉的、夹的三套衣服及一套外衣。棉被也只是一垫一盖,吃食方面从来不挑,也极少外出Happy。

即便在衣服款式上没有太多选择,但是你看他系纽扣只系最上面两颗的方式,是不是和潮人EugeneTong的叠穿搭配理念完全一致。

1909年,坑哥的周作人与日本女人羽太信子结婚了,生活费用大增需要鲁迅充当补锅侠。加上想要在文坛上C位出道必须大量资金,家中老母也希望他帮补家计。

种种原因,鲁迅只好结束了他七年的留学生涯,返回中国,开始新的奋斗之路。

或许是受鲁迅先进思想影响,他儿子周海婴在穿着、爱好方面也颇为新潮。

少女和潮流icon之间的距离,往往只隔着一个会摄影又帅的男朋友。

1920年9月13日,本以为自己一生都得被迫在染坊店度过的贫穷学生夏衍,意外获得公派留学资格,前往日本留学。

局部看来,夏衍穿着的应该是一套意大利式的西装,较高的串口和胸斜着朝上幅度较大的帆船兜都是意式西装很典型的做法,讲究的是提气。斜纹领带偏常青藤风,能衬托出夏衍较为清秀的五官。

他的衬衫非常有讲究,叫针领衬衫,领子上有一根针把领带给顶起来,具有装饰性也比较正式。

夏衍求学期间不仅专业课程繁重,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军事训练。寒冬腊月深夜一两点,军号一响起,就得爬起来扎绑腿、背背囊、挂上刺刀、拿起步枪赶到操场去站队的军训。

但再凄凉,在拍照的时候也得把小西装套起来,小领结系起来,精气神要足。

作为中国最先一批接受外国文化的群体,民国留学天团无论是思想还是穿着打扮都是先锋的。在政局动荡,长衫马褂还是主流服装样式的时代,留学生求学生涯尽管苦不堪言,却依旧把自己打扮得风姿绰约,出入于每一个社交场合。

他们帅不在于脸,他们的帅是一种精致而体面的帅。体面来自于自尊,背后是强烈的家国情怀。所以他们才能被记载在历史中,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

反观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总是以学习繁忙,工作压力大,没时间为借口放松对自己形象的要求。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仪容仪表就能让自己更加出色,为什么不呢?

上一篇:夏天穿裙子怕走光?试试这些“时尚”套装,大气又高档

下一篇:绅士马天宇 发型和人格一样温暖而治愈